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wǎng) 2014-05-17 相關院校: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環(huán)境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介紹:呂咸青
姓名:呂咸青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3年11月
籍貫:山東省膠南市
學歷:研究生
學位:博士
職稱: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
受教育經(jīng)歷:
1980-1984,華東師范大學數(shù)學系,理學學士
1987-1989,清華大學應用數(shù)學系,理學碩士
1995-1998,清華大學應用數(shù)學系,理學博士
工作經(jīng)歷:
1984-1998,山東省教育學院數(shù)理系,曾任助教、講師、副教授
1998-2000,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后
2000至今,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學工作:
本科生:計算數(shù)學、計算流體力學、海洋要素計算、海洋科學類見習、海洋科學初探
研究生:數(shù)據(jù)同化、應用數(shù)學、海洋數(shù)值模式
獲得獎勵情況:
2008年,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度優(yōu)秀教師
2009年,中國海洋大學第九屆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獎一等獎
2009年,山東省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獎
2009年,中國海洋大學第五屆“交通銀行獎勵教師基金”二等獎
2010年,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度優(yōu)秀班主任
2012年,中國海洋大學第十二屆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獎
2012年,指導研究生獲得第九屆“華為杯”全國研究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一等獎
2013年,中國海洋大學第十三屆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獎
研究方向:
海洋動力學、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動力學、數(shù)據(jù)同化
研究興趣及特長:
數(shù)據(jù)同化的理論及其在海洋動力學、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動力學數(shù)值模擬研究中的應用;利用數(shù)據(jù)同化方法將觀測資料與數(shù)值模式作為一個有機結合的整體,實現(xiàn)對觀測資料的充分利用;利用數(shù)學物理反問題的理論和方法解決當前物理海洋學中的有關問題。
研究成果:
建立了精度高、穩(wěn)定可靠的伴隨同化模型,這些模型包括:二維潮波伴隨同化模型、海表面溫度伴隨同化模型和生態(tài)系統(tǒng)(NPZD)動力學伴隨同化模型、三維正壓潮汐潮流伴隨同化模型和密度分層內潮模型的伴隨同化模型。
在“九五”期間建立了精度高、穩(wěn)定可靠的二維潮波伴隨同化模型,該模型能夠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觀測資料的條件下,把開邊界條件和底摩擦系數(shù)的確定變成依賴于區(qū)域內部水位觀測值的數(shù)值迭代過程,實現(xiàn)了確定開邊界條件和底摩擦系數(shù)的自動化,實現(xiàn)二維潮波的數(shù)值模擬。二維潮波伴隨同化模型是“九五”863項目(863-818-06-05)的主要成果,也為“十五”863項目(2001AA633030)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針對潮波模型中底摩擦系數(shù)取常數(shù)或分區(qū)常數(shù)的缺陷,提出了利用伴隨同化方法得到底摩擦系數(shù)的空間分布,實驗結果表明,空間分布的底摩擦系數(shù)能明顯提高潮波模擬的精度。呂咸青和張繼才提出按照地形的空間分布特征選取獨立底摩擦系數(shù)的方法,與均勻選取獨立底摩擦系數(shù)的方法相比,能夠在減少獨立變量個數(shù)的情況下提高潮波數(shù)值模擬的精度。
在“十五”期間建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NPZD)伴隨同化模型,實現(xiàn)了對模型中控制參數(shù)重要性的定量刻畫,加深了對模型控制參數(shù)的了解。能夠自動、快速、準確地在全局優(yōu)化控制參數(shù)系數(shù)的基礎上,實現(xiàn)生態(tài)系統(tǒng)(NPZD)的數(shù)值模擬。生態(tài)系統(tǒng)(NPZD)伴隨同化模型是“十五”863項目(2001AA633030)的標志性成果。
在“十五”期間建立的海表面溫度預報伴隨同化模型,實現(xiàn)了自動利用岸站資料和船舶報資料,對渤黃東海的海表面溫度進行預報。海表面溫度預報伴隨同化模型是”十五”國家科技公關項目:中國海溫度和海流數(shù)值預報模型研究(2001BA603B-03)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十一五”期間建立了三維正壓潮汐潮流伴隨同化模型,可以同時同化驗潮站資料、高度計資料以及實測潮流資料,孿生實驗和實際試驗的結果表明,三維正壓潮汐潮流伴隨同化模型具有很強的參數(shù)反演能力。
在“十一五”期間建立了一個非線性、自由海面、靜壓、垂向上等密度坐標的內潮原始方程模型,且在求解連續(xù)方程時采用了改進的FCT方法以保證分層厚度始終保持正值,從而實現(xiàn)了模型在垂向可以分為任意多層,以滿足實際海區(qū)復雜地形內潮模擬的需要,并在南海進行了初步應用。所建立的密度分層內潮伴隨同化模型,將內潮模型中的主要參數(shù),包括開邊界條件、底摩擦系數(shù)、水平渦動粘性系數(shù)和垂向渦動粘性系數(shù),進行了成功的反演。
內潮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已有不少,目前已有的一些等密度坐標模型,并非專為內潮研究來設計,使其應用受到限制。密度分層內潮伴隨同化模型的建立,實現(xiàn)了觀測資料與內潮數(shù)值型的有機結合,為內潮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9年至今主要研究課題:
2007年12月-2010年12月,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南海內潮的多源信息同化技術(2007AA09Z118),課題負責人。
2010年1月-2010年12月,渤海專項:渤海環(huán)境立體監(jiān)測與動態(tài)評價創(chuàng)新型業(yè)務體系構建和運行的子專題:渤海生態(tài)動力學模式開發(fā)及業(yè)務化應用,專題負責人。
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密度分層模型的內潮數(shù)值模擬與同化研究(41076006),課題負責人。
2011年1月-2011年12月,渤海專項:北海區(qū)海洋環(huán)境質量綜合評價項目的子專題:建立渤黃東海生態(tài)動力學的伴隨同化模型(20110822),專題負責人。
2012年1月-2012年12月,渤海專項:北海區(qū)海洋環(huán)境質量綜合評價項目的子專題:建立北海區(qū)典型污染物的伴隨同化模型,專題負責人。
2012年1月-2013年12月,高;究蒲袠I(yè)務費南海專項:伴隨同化的密度分層模型在南海內潮研究中的應用(201262007),課題負責人。
2012年1月-2013年12月,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渤海典型污染物的時空分布研究(201262026),課題負責人。
2013年7月-2016年6月,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項目:全球生態(tài)系統(tǒng)與表面能量平衡特征參量生成與應用,課題:全球變化海洋特征參量遙感數(shù)據(jù)產(chǎn)品生成技術與應用(2013AA09),課題骨干。
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項目:深遠海海洋動力環(huán)境觀測系統(tǒng)關鍵技術與集成示范,課題:內波與混合精細化觀測系統(tǒng)集成與示范(2013AA091202),課題骨干。
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項目:深遠海海洋動力環(huán)境觀測系統(tǒng)關鍵技術與集成示范,課題:全海深內波與混合精細化觀測自主潛標(2013AA091201),課題骨干)。
2009年至今主要論文(深色字體的屬代表性論著):
1.樊偉,呂咸青,基于參數(shù)空間分布的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模擬,海洋科學進展,2009,第27卷,第1期,24-33.
2.周巍,呂咸青,伴隨同化方法在渤、黃海生態(tài)模式中的應用:生態(tài)參數(shù)的空間分布,海洋湖沼通報,2009,第1期(總第120期),19-28.
3.Wei Fan, Xianqing Lv,Data assimilation in a simple marine ecosystem model based on spatial biological
parameterizations,Ecological modelling,2009,220,1997-2008.
4.Haibo Chen, Xianqing Lv, Yansong Qiao,Application of gradient descent method to the sedimentary grain-size
distribution fitting,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2009,233,1128-1138.
<, SPAN style="FONT-SIZE: 9pt; mso-spacerun: 'yes'; FONT-: '宋體'; FO: normal">5.呂咸青,樊偉,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模型中參數(shù)空間變化的伴隨法反演研究,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9年,第39卷,第5期,846-854.
6.呂咸青,張繼才,三維正壓非線性潮汐潮流伴隨同化模型開邊界反演研究,現(xiàn)代科技研究與進展,2009年,第31卷,第6期,1121-1125.
7.高秀敏,魏澤勛,呂咸青,王永剛,方國洪,伴隨同化方法在中國近海海洋數(shù)值模擬中的應用,海洋科學進展,2010年,第31卷,第6期,545-553.
8.張繼才,呂咸青,孫麗艷,基于衛(wèi)星高度計資料同化的渤海和黃海M2潮流數(shù)值模擬.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0年,第46卷,第6期,654-663.
9.Jicai Zhang, Xianqing Lu,Inversion of three-dimensional tidal currents in marginal seas by assimilating
satellite altimetry,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10,199,3125-3136.
10.QI Ping, WANG Chunhui, LI Xiaoyan, LV Xianqing,Numerical study on spatially varying control parameters of a marine
ecosystem dynamical model with adjoint method,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11,30,1,7-14.
11.劉猛猛,呂咸青,風暴潮模型中空間分布風應力拖曳系數(shù)的伴隨法反演研究,海洋與湖沼,2011年,第42卷,第1期,9-19.
12.Jicai Zhang, Xianqing Lu, Ping Wang,Ya Ping Wang ,Study on linear and nonlinear bottom friction parameterizations for
regional tidal models using data assimilation,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2011,31,555-573.
13.Lili Fan, Mengmeng Liu, HaiboChen, Xianqing Lu,Numerical study on the spatially varying drag coefficient in simulation
of storm surges employing the adjoint method,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1,29,3,702-717.
14.Li-Li Fan, Bin Wang, Xian-Qing Lv,Cotidal Charts near Hawaii Derived from TOPEX/Poseidon Altimetry
Data,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Technology,2011,28,4,606-614
15.陳海波,呂咸青,喬彥松,梯度下降法在沉積物粒度分布擬合中的應用,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2011年,第41卷,第13期,78-87.
16.Chunbao Miao,Haibo Chen and Xianqing Lv,An isopycniccoordinate internal tid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outh
China Sea,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1,29,6,1339-1356.
17.Haibo Chen, Chunbao Miao and Xianqing Lv,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internal tidal model involving
adjoint method,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2012,69:1584–1613.
18.張繼才,呂咸青,孫麗艷,二維潮波模式底摩擦效應參數(shù)化方案同化研究,計算力學學報,2012年,第29卷,第1期,49-54.
19.CHEN Haibo,LV Xianqing,WANG Bin,Plane wave fitting of the internal tidal seasurface height signatures extracted from
the TOPEX/Poseidon altimeter data along satellite tracks,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12,31,4,1-15.
20.Cao Anzhou, Guo Zheng, Lv Xianqing,Inversion of twodimensional tidal open boundary conditions of M2 constituent
in the Bohai and Yellow Sea,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2,30,5,868-875.
21.GUO Zheng,CAO Anzhou,LV Xianqing,Inverse estimation of open boundary conditions in the Bohai Sea,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doi:10.1155/2012/628061.
22.Haibo Chen, ChunbaoMiao, and Xianqing LvEstimation of Open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an Internal Tidal Model with
Adjoint Method: A Comparative Study on Optimization Methods,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doi:10.1155/2013/802136.
23.Anzhou Cao, Haibo Chen, Jicai Zhang, Xianqing Lv,Optimization of open boundary conditions in a 3D
internal tidal model with the adjoint method around Hawaii,Abstract and Applied Analysis,
doi:10.1155/2013/950926.
24.Xiaoyan Li,Chunhui Wang,Wei Fan,Xianqing Lv,Optimization of the spatiotemporal parameters in a
dynamical marine ecosystem model based on the adjoint assimilation,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doi.org/10.1155/2013/373540.
25.Anzhou Cao,GAO Yanqiu,Jicai Zhang,Xianqing Lv,Trajectory estimation of aircraft in a double-satellite passive
positioning system with the adjoint method,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http://dx.doi:10.1155/2013/502610.
26.Chunhui Wang,Xiaoyan Li,Xianqing Lv,Numerical Study on Initial Field of Pollution in the Bohai Sea with an Adjoint
Method,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doi:10.1155/2013/104591.
27.GAO Yanqiu,JIN Guangzhen,CHEN Haibo,LV Xianqing,Estimation of Open Boundary Conditions Based on an
Isopycnic-coordinate Internal Tidal Model with Adjoint Assimilation Method,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doi:10.1155/2013/321387.
28.Haibo Chen, Anzhou Cao, Jicai Zhang, Chunbao Miao and Xianqing Lv Estimation of spatially varying open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a numerical internal tidal model with adjoint method,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 DOI:10.1016/j.matcom.2013.08.005.
29.李曉燕,王春暉,呂咸青,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模型中參數(shù)時空分布的伴隨同化研究,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13年,第43卷,第10期.
30.高秀敏,魏澤勛,呂咸青,王永剛,考慮內潮耗散的南海M2分潮伴隨同化數(shù)值模擬,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14,第44卷,第1期.
招收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
竭誠歡迎具有數(shù)學或物理學或力學等學習背景,并對物理海洋學研究有興趣者。
Email: xqinglv@ouc.edu.cn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wǎng)打盡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