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價值來自于人的所作所為。真正的價值實踐并非閱讀他的文章,聆聽他的陳詞,而是觀察它的所作所為,也就是他的實踐。所以,價值是用腳步走出來的。價值并非是用夢想詮釋的,而是用行動演繹的。有價值的人是使自己留下實踐足跡的人。開動你的腳步,就是開動了你的價值。價值并不單是在衡量結果,而更重要的是在追求中的過長,那就是“經歷的價值”。
人生價值的追求是一個不懈奮斗的實踐過程。如果僅僅將選擇停留在意識、觀念的層次,對于價值實現來說只是一種潛在的可能;如果將選擇僅僅局限在某一具體的行為上,那么對于人生價值實現來說是微不足道的。追求人生價值的實現必須要不懈地奮斗,不斷地實踐。這主要包括兩個基本的要求:第一,朝著一定的價值目標,不斷地努力,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實踐。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生就是一個不懈的奮斗過程。不努力,不奮斗,再完美的理想,再完善的設計都是空想,都奕得毫無意義,充其量不過是潛在的狀態(tài)。對于大學生來說,尤其需要強化這種認識。現代社會充滿激烈的競爭,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不是殘酷的弱肉強食、你死我活,但卻必然造成優(yōu)勝劣汰。毫無疑問,這是社會進步的內在推動力。因此,一個人無論是在生存的層次還是發(fā)展創(chuàng)造的層次,要對社會所貢獻,實現人生價值都要不斷學習和實踐。第二,在追求人生價值目標的過程中,必須敢于和各種來自自然、社會、自我的困難、障礙進行艱苦斗爭,善于實踐。不同的人所遇到的困難和障礙是不一樣的,但是,任何實現人生價值追求都不可避免地在不同的程度上要與各種艱苦條件、困難作斗爭。青年大學生從校門到校門的特殊社會境遇,加上父母的百般呵護,使得不少人在這個問題上缺乏充分的心理準備,因而表現出意志薄弱,缺乏實踐的毅力。當面臨來自身心、社會、人為或自然等各種困難和危機時,容易產生簡單否定的極端情緒和做法,這不僅不利于促進人生實現,而且導追求人生價值目標的放棄,甚至是毀滅。艱苦奮斗,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亦是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美德。在我國追求全面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的歷史時期,艱苦奮斗無論對于個人生存發(fā)展還是對國家的繁榮進步都是極為重要的。所以
沒有自覺理性的實踐是盲目的,不付諸實踐的理性是無意義的,只有自覺地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以社會主導的價值目標為取向,以個人的實際條件為起點去進行人生價值的理性選擇,并以堅韌的毅力頑強地與各種困難和障礙作關鍵,為自己所做的選擇負責,不懈地朝著選擇的目標奮斗,人生價值實現才可能由理想變成現實。
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人通過實踐活動,不僅生成自我,認識自我,同時也改造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以往人們不能正確認識和把握自我,根本原因在于不能從實踐出發(fā),不能以實踐的思維方式認識人,理解人,往往不是從人的全面性上,而是從人的片面性上認識人、理解人,結果把人抽象化了。離開實踐活動,不從實踐的思維方式出發(fā),就容易使人對自我的認識導入神秘的領域,變成“宇宙之謎”。
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立了實踐的思維方式,才真正回答了如何正確認識人、改造人、發(fā)展人、完善人的問題。因此,人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實踐中不斷生成、不斷發(fā)展、不斷完善的,是歷史的具體的人。從這里,我們不難領悟到,人要認識自身,就必須跳出“自我中心化”窠臼,在人與世界的關系中,在實踐的活動中,認識自我,把握自我,改造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自我。只有這樣,人才能不斷走向自由自覺,不斷由“小我”走向“大我”。
人生主要是過程而不是結果,離開了過程,結果毫無意義。過程是圣母,結果是嬌子。人生的過程往往是平凡的。不要離開平凡的過程而去追求耀眼的結果。正是不懈的創(chuàng)造平凡過程的人,也就是創(chuàng)造著顯赫的結果,創(chuàng)造著偉大的人生。
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自我,意味著人生的開放性、可塑性?茖W技術革命日新月異的發(fā)展,使當代實踐呈現整體化、高智能化的特點,已遠非傳統意義上的實踐觀念所能把握。只有開放自我,面向世界,不斷吸收外界信息,開發(fā)自身的智力資源,才有可能塑造現代的自我,而不為時代潮流所淘汰。在這個意義上,開放意識,是人在當代實踐中創(chuàng)造自我、實現自我的不可缺少的現代文明素質。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