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研究生導師曾天海介紹如下:
姓名:曾天海
所在學科:物理學院
職稱:副高
E-mail:zengtianhai@bit.edu.cn
個人簡歷
1980-1984年,蘭州大學,理論物理學士學位;
1988-1991年,吉林大學,原子分子物理碩士學位;
2001-2009年,本校,在職博士學位
工作經(jīng)歷
1984-1988年,南昌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物理與電子系教師;
1991年至今(2018年3月)本校應用物理系(1991-2011)、物理學院(2011至今)教師。
1997年至今,副教授。從事大學物理實驗課教學(1991-2003,2007至今);先后講授本系的本科電子線路(1994-1997,2004-2010),普物力學(2000-2003),理論力學(2001-2006);工科電磁學(1999);本系、學院研究生量子信息引論(2004-2016,2017與新教師合作),高等量子力學(2015-2016,2017與新教師合作)。
研究方向
近十年,探究量子力學的一些基本問題,例如,狀態(tài)疊加原理是否與無處不在的相互作用有關?微觀單個事件的系統(tǒng)的能量和動量的守恒律(這里簡稱為非統(tǒng)計的守恒律)能否引入量子力學?對實物粒子的雙縫干涉,量子隧穿等量子現(xiàn)象,能否用接近直覺或經(jīng)典物理觀念的方式來解釋?朗道的量子測量觀念與狄拉克等人的主流觀念有沖突,如何來解決?……
學術成就
我注意到一些可能是被人們忽視的小問題,如自由粒子不能從動能或動量本征態(tài),按薛定諤方程演化為不同動能或動量的相干疊加態(tài);對于電子的內(nèi)稟自旋態(tài),按不同正交基展開,似乎可以得到不同的疊加態(tài),但并不能顯出相干性,需要如Stern-Gerlach實驗的較強的非均勻磁場,才能得到電子的兩個自旋反平行的態(tài)與其兩條路徑態(tài)的糾纏態(tài),也是相干疊加態(tài);因此粒子必須與別的物體或場進行相互作用才能得到相干疊加態(tài);測量也是有相互作用的。
將較大物體(或強場、環(huán)境)視為復合量子系統(tǒng)的一部分,從概念上說,大的物體與微觀子系統(tǒng)(如氫原子中的質(zhì)子和電子)的相互作用使這復合系統(tǒng)處于糾纏態(tài)(即不可以寫成分別描述幾個子系統(tǒng)的態(tài)矢的乘積或稱直積的態(tài);可以的就稱為直積態(tài)),盡管許多情形的大物體的動能算符和相互作用能的形式復雜或未知,使中間演化過程難以或無法計算,但結果只有兩類:糾纏態(tài)或直積態(tài)。朗道對此判斷是一般不能得到直積態(tài)。我們可以認為一般得到糾纏態(tài)。順便一說,朗道與栗弗席茨的非相對論量子力學,費曼的物理學講義,狄拉克的量子力學等直到2000年的許多著作中都沒有糾纏態(tài)的概念。
然后,再考慮大的物體在短時間內(nèi)的狀態(tài)近似不變,糾纏態(tài)近似寫成大物體與微觀子系統(tǒng)的直積態(tài),微觀子系統(tǒng)就近似地處于相干疊加態(tài)。這樣,后做近似可以提醒自己,實際上相干疊加態(tài)是與大物體及相互作用有關的,因而狀態(tài)疊加原理也該與相互作用有關。而先做近似,把大物體的狀態(tài)看作近似不變,則使人們沒有意識到相干疊加態(tài)與大物體和相互作用有關。人們認為粒子自身具有波動性或狀態(tài)相干疊加性,說明一直到現(xiàn)在都沒有認識到這點或不這樣認為。
例如,一個基態(tài) | g > 原子與微型光腔中的 n+1 個同頻率光子共振相互作用,這個系統(tǒng)就處于近似等式 a|g>|n+1> + b|e>|n> 近似 = ( a|g> + b|e> ) |n> 左邊的糾纏態(tài),之所以能近似寫成右邊的直積態(tài),是因為當 n 很大時,短時間內(nèi)有光子數(shù)態(tài) |n+1> 近似 = |n> ,這樣原子就近似處于基態(tài)與激發(fā)態(tài) |e> 的疊加態(tài), a 和 b 為系數(shù)。當然, n 較小時,就不能寫成直積態(tài)。
利用這類近似等式能說明,量子力學可以包容微觀單個事件的系統(tǒng)的能量和動量的(非統(tǒng)計的)守恒律,并能說明與統(tǒng)計的守恒律不沖突。從近似等式的右邊看,微觀子系統(tǒng)的近似疊加態(tài),對能量測量只滿足統(tǒng)計守恒;而左邊滿足非統(tǒng)計的守恒律,即測量到 |g>|n+1> 態(tài)的能量與 |e>|n> 的相等。
可能只有曾謹言先生的著作中,提到微觀單個事件的系統(tǒng)的能量和動量的守恒律。書中寫了早期就有的一些實驗驗證,其中有1925年(量子力學誕生前2個月)Bothe和Geiger利用Compton散射來做的這類守恒律的驗證,來反駁玻爾等人認為的,在微觀世界也許只有統(tǒng)計守恒的觀點,也與Born的統(tǒng)計解釋相沖突。在我查閱的至少20多本中外量子力學著作中,由于這兩類守恒律被認為是沖突的,使得這些書中都沒有提到非統(tǒng)計的守恒律,或隱含認為量子力學還不能包容這類守恒律。
1954年Bothe與Born同獲諾貝爾物理獎的成就毫無關系。Bothe的獲獎演講和一些書中都介紹了他與Geiger的守恒律的實驗驗證,而這不是獲獎成就,因為與Born的統(tǒng)計解釋相沖突。如此安排頒獎,應該是為將來解決這兩類守恒律的沖突留下一條線索。
利用這種近似還可以對實物粒子的雙縫干涉,量子隧穿等現(xiàn)象給出接近直覺或經(jīng)典物理觀念的方式來解釋。我設想的實驗(可能與別人的有雷同,但解釋可能是獨特的)是,1縫前后各放置一個探測器,來說明1縫前測到的粒子,在1縫后比2縫后測到的概率大,即以較大概率通過了1縫;然后,撤去縫后的探測器(否則,沒有干涉圖樣),保留縫前的探測器,就可以挑選出在1縫前測到的,并在縫后的屏上探測到的那些粒子,我猜測這些粒子會形成的干涉圖樣。對2縫類似。(2017年8月,在昆明學院舉辦的全國量子力學年會的報告中提到)
實物粒子在1縫前被測到時為初始時刻,它與雙縫物體相互作用,按薛定諤方程,粒子與雙縫物體演化為糾纏態(tài)。當雙縫為宏觀物體時,其狀態(tài)近似不變,糾纏態(tài)就近似寫成直積態(tài),粒子就近似處于兩條路徑的疊加態(tài)。屏與縫較近時,路徑1的概率大,屏上會顯示偏向1縫后的主極大的干涉圖;較遠時,兩路徑的概率接近,得到接近一般的干涉圖。對2縫類似。(2次國際會議的海報展示中提到)
我參加過的國內(nèi)會議,作了6次報告交流;2次國際會議(2017年1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舉辦的量子力學90年會議;2017年7月,在清華大學舉辦的第九屆全球華人物理學大會)分別做了海報展示。通過與國內(nèi)外一些研究者的交流,調(diào)查了對這類近似等式是否認可的情況(多數(shù)都是當面的即時判斷,也許他們仔細考慮后會改變看法)。與十多位國外研究者的交流中,有多數(shù)人認可(包括1999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Gerard’t Hooft,C. Monroe,Choo Hiap Oh,Da-Hsuan Feng, Tongcang Li等),少數(shù)人反對(Lar Brink瑞典退休教授,前諾貝爾物理頒獎委員會負責人,Dave Weiss 等)或不確定(2004年諾貝爾物理得主David Gross等)。有過交流的國內(nèi)研究者中多數(shù)人不確定,其次是認可,少數(shù)是反對。
我注意到朗道的測量觀念與主流的狄拉克的測量觀念有所不同,對此有自己的觀點。對不確定關系也有不同的解釋。
以上介紹及以下文章中,難免有漏洞和錯誤,期望閱讀者們指教和質(zhì)疑。
論文情況
【1】曾天海, 統(tǒng)計詮釋和微觀單個事件守恒律及態(tài)疊加原理的討論, 現(xiàn)代物理, (2017), 7(1): 8-16。(http://www.hanspub.org/journal/mp)
【2】曾天海, 狄拉克與朗道關于量子測量觀念的沖突與部分兼容的探討, 現(xiàn)代物理, (2016), 6(6): 177-182。(http://www.hanspub.org/journal/mp)
【3】曾天海, 一類近似等式與單個粒子疊加態(tài)的概念性的討論, 大學物理, (2016), 35(11): 20-23。(http://dxwl.bnu.edu.cn)
【4】Tianhai Zeng, How Does Wave Packet of a Free Particle Yield?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5), 6, 863-868。( http://www.scirp.org/journal/jmp )
【5】Tian-Hai Zeng,Attempt at perfecting quantum mechanics based on interaction,arXiv 1307.1851(2013)。(文中有3處打印錯誤)( http://xxx.arxiv.org )
【6】Tian-Hai Zeng,New Understandings of Quantum Mechanics Based on Interaction,arXiv 1008.1691v2(2010)。( http://xxx.arxiv.org )
【7】CUI Jing-yun(崔景云), ZENG Tian-hai(曾天海), LOU Le-sheng(婁樂生),Quality of correlation in quantum information,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6)Vol. 25, No. 1,115-119。
【8】曾天海,王海雷,張向東,手征和運動介質(zhì)界面異常光自旋霍爾效應, 物理,(2012) 41卷6期 382-386。
【9】ZENG Tian-Hai(曾天海), SHAO Bin(邵彬), ZOU Jian(鄒健),Effects of Intrinsic Decoherence on Information Transport in a Spin Chain,CHIN. PHYS. LETT. (2009) 26, 020313-1—020313-4。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