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9月12日下午,南京大學2023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在仙林校區(qū)舉行。本次開學典禮首次采用四校區(qū)聯(lián)動模式,3000余名研究生新生集聚方肇周體育館現(xiàn)場參加,其余新生在仙林校區(qū)恩玲劇場以及鼓樓、浦口、蘇州校區(qū)線上參加,共同開啟“南大人”新征程。校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校長、校黨委副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談哲敏等出席開學典禮。典禮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王振林主持。
下午2時,全體師生起立注視校國旗護衛(wèi)隊護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入場。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典禮正式拉開帷幕。
談哲敏代表學校歡迎2023級研究生新生加入南京大學,祝賀同學們在疫情和學業(yè)雙重磨礪下,一路披荊斬棘,最終圓夢南大。
談哲敏指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習近平總書記賦予了百廿南大“在堅持立德樹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上再創(chuàng)佳績,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爭做表率”的光榮使命,黨和人民對同學們在新時代新天地中施展抱負、建功立業(yè)寄予殷切期望。他對此提出三點建議:第一,成人須立德,希望同學們既要立意高遠,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又要立足平實,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jié)開始,“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第二,成才須勵學,希望同學們帶著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去學習,保持鉆研精神,拓展學科視野,夯實交叉融通、一專多能的知識結構,從擅長單一領域轉向注重前沿交叉研究,培養(yǎng)在快速變化中把握不變本源的思維能力,和以問題為導向的原創(chuàng)科研方式,練就主動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硬本領,全方位蛻變?yōu)榈虏偶鎮(zhèn)、科?chuàng)俱佳的高層次人才。第三,成事須力行,希望同學們樹立世界眼光,保持競爭意識,錘煉奮斗品格,帶著理論知識研究現(xiàn)實問題、錨定實踐坐標,帶著心中熱愛投身科技前沿、深入田間地頭,積極參與到傳播中國聲音、助力創(chuàng)新發(fā)展、服務社會公益等事業(yè)中。
“生逢盛世,磨礪以須鑄重器;任重道遠,奮翼而進正當時。”談哲敏希望同學們以百廿南大為起點,賡續(xù)南京大學“誠樸雄偉、勵學敦行”的校訓精神,立德為先、勵學為本、力行為要,成人、成才、成大業(yè),時刻為扛起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做好準備,以實際行動奮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新一代南大人的應有貢獻。
“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研究生導師代表、外國語學院何寧教授從自身經(jīng)歷出發(fā),與研究生新生們分享了科研與學習的經(jīng)驗與心得。他認為,“研究生的‘研究’二字意味著更多的閱讀、思考、求索,也意味著需要和其他學者更多的交流、提問、質疑。在“學海無涯苦作舟”的科研道路上,他建議同學們對所研究的方向和課題保持熱愛、保持專注,以開放、開朗的心態(tài)去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在南大學習的4年里,我深刻地意識到,無論何時,這里都不缺乏一批志愿為祖國奉獻自己學識的青年才俊。”研究生新生代表、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2023級博士生劉乘杰回顧了自己在南大求學歷程中收獲與感悟,他倡導廣大研究生新生發(fā)揚程開甲、李四光等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堅定自主創(chuàng)新的信念,為拓展中國科技的新天地譜寫瑰麗華章。
2023年是推進南京大學“奮進行動”實施起步之年,今年共有75位同學的學位論文被評選為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譚鐵牛為獲獎導師代表頒發(fā)榮譽證書,談哲敏為獲獎同學頒發(fā)榮譽證書,希望廣大師生以獲獎師生為榜樣,銳意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積極響應“四個面向”的號召,為奮力推動南京大學服務國家戰(zhàn)略、扎實推進我校實現(xiàn)“第一個南大”的奮斗目標做出更大貢獻。王振林宣讀《關于表彰2023年南京大學優(yōu)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者及指導教師的決定》。
“愿以青春年華,融入百廿南大;珍惜美好歲月,鑄就身心健康……”研究生新生代表、新聞傳播學院2023級碩士生陳惠娟帶領全體研究生新生進行入學宣誓。在“大哉一誠天下動”的校歌聲中,開學典禮落下帷幕。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海岸海洋地貌與沉積學家王穎教授,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社會學院周曉虹教授,校領導劉鴻健、陳云松、王振林、張峻峰、龔躍、周濟林、索文斌等出席開學典禮。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