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目前正值高校新學期開學之際,對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國家有哪些資助政策?如何才能獲得相應的資助?以及如何確保這些資助政策落實到位?就這些問題,近日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獎貸助、勤補免”加“綠色通道”,各項政策成體系
問1:國家對普通高校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有哪些資助政策?
答:近年來,普通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不斷健全,從制度上保障了不讓一位學生因家庭經(jīng)濟困難而失學,讓每一位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都享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在政策內(nèi)容上,以獎貸助為主、勤補免為輔。一“獎”。本?粕袊要剬W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研究生有國家獎學金和學業(yè)獎學金。二“貸”。有生源地和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兩種,本?粕⒀芯可伎梢陨暾垺H“助”。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國家助學金。除了國家級獎助學金之外,各地各高校還設有各級各類獎學金、助學金。四“勤”。本專科生可以利用業(yè)余時間從事高校提供的勤工助學,研究生可以申請從事助教、助研或助管的“三助”崗位津貼。五“補”。有路費和生活費補助,有特殊困難補助、伙食補貼等,有畢業(yè)后應征入伍或基層就業(yè)的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政策,還有退役士兵學費資助政策。六“免”。包括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學費減免政策、新生入學“綠色通道”等。
問2:每年有多少大學生可以獲得這些資助?
答:各級各類資助政策的大門,向每一位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敞開。據(jù)統(tǒng)計,全國普通高校每年約有3700多萬人次獲得資助。以2013年為例,全國2600多萬普通高校在校生中,一是近1/3獲獎學金。770多萬人獲包括國家獎學金在內(nèi)的各級各類獎學金,占在校生的29%。二是近1/3獲助學金。700多萬人獲包括國家助學金在內(nèi)的各級各類助學金,占在校生的27%。三是1/10獲國家助學貸款。265萬人獲國家助學貸款,占在校生的10%;330多萬人獲國家助學貸款財政貼息,占在校生的12.6%。四是1/10新生通過“綠色通道”入學。2013年秋季學期,74萬新生通過“綠色通道”辦理入學,占當年本?粕律倲(shù)的10%。五是1700多萬人次獲其他各類資助。其中,1100多萬人次獲特殊困難補貼和伙食補貼,310多萬人次獲勤工助學,24萬人獲學費減免, 20萬人獲新生入學項目資助,10萬多畢業(yè)生獲學費補償貸款代償,8萬多師范生享受免費教育,140萬人次獲其他資助等等。平均下來,每位在校生可獲得1.4人次資助。
問3:高校學生資助資金都有哪些來源渠道?
答:普通高校學生資助投入以財政投入為主,來源渠道日趨多元。根據(jù)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統(tǒng)計,2013年,普通高校學生資助資金總額是574億元。一是1/2的資助資金來自財政。其余,21%來自高校事業(yè)收入提取,26%來自金融機構國家助學貸款,3%來自社會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及個人捐助。二是2/3的財政資金來自中央。288億元財政資金中,中央財政安排了171億元,占60%;地方財政安排了117億元,占40%。三是近八成的資助資金用于獎助貸。資助資金總額中,各級各類獎學金和助學金占到54%,發(fā)放國家助學貸款及用于貼息的資金占到26%。
問4:如何保障高校學生資助政策落實到位?
答:為保障高校學生資助政策落實到位,中央有關部門及地方各級政府、各學校,在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時,建立健全了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保障機制,努力做到讓每一位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應助盡助、應貸盡貸。從中央到地方,一是機構健全。已經(jīng)基本建立起了國家、省、市、縣和高校五級管理體系和領導機制,形成了中央宏觀指導、省級統(tǒng)籌領導、地市積極配合、區(qū)縣認真實施、高校全面落實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二是制度完善;窘⒘烁咝W生資助制度體系,每一項資助政策都制定了相應的配套辦法。例如,對國家獎助學金,有名額分配、資格認定、評審公示、發(fā)放管理等制度,對國家助學貸款,有風險補償、獎勵返還、風險分擔、征信管理、績效考核、以獎代補等機制。三是宣傳到位。各地各高校通過多種形式宣傳、解讀國家資助政策,努力做到家喻戶曉。
從家門到校門、從高中到高校,資助政策無縫銜接
問5: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家庭經(jīng)濟困難新生可申請哪些資助?
答:每年6月份,財政部、教育部都要印制數(shù)百萬份《高校學生資助政策簡介》、《高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diào)查表》,讓每一所高校隨錄取通知書一起寄到每一位新生手中。新生在了解國家資助政策后,如實填寫調(diào)查表,經(jīng)當?shù)剜l(xiāng)鎮(zhèn)或街道民政部門核實、蓋章后,據(jù)此申請辦理入學前和入學時的資助項目:一是路費和入學后短期生活費有困難的,可申請中西部家庭經(jīng)濟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這是中央財政利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設立的,向中西部地區(qū)考入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家庭經(jīng)濟困難高中應屆畢業(yè)生,一次性補助入校報到的交通費及入學后短期生活費?梢韵虍?shù)乜h級教育部門申請辦理,也可以直接向原就讀高中申請。經(jīng)認定、評定后,每生可獲得省內(nèi)500元、省外1000元的一次性補助。二是繳納學費和在校期間生活費有困難的,可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目前,大部分省份均已開辦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覆蓋全國30個省份、86%的區(qū)縣。大多數(shù)學生可以在線提出申請或在就讀高中提出預申請,經(jīng)當?shù)孛裾块T或所在高中審查蓋章后,到縣級學生資助中心簽訂《借款合同》,領取貸款受理證明,入校時由學校幫助辦理貸款確認回執(zhí)手續(xù)。每人每年最高貸款額度本專科生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不超過12000元,在校期間的利息由財政全部補貼。三是無法繳納學費、住宿費的新生,還可通過“綠色通道”先行辦理入學。家庭經(jīng)濟困難新生一時籌集不齊學費和住宿費,首先可通過學校開設的“綠色通道”按時報到;入校后再向?qū)W校申報家庭經(jīng)濟困難,由學校核實認定后采取不同措施給予資助。
問6:可以通過哪些渠道進行政策咨詢和問題投訴?
答:為暢通群眾信訪渠道,方便廣大高校學生及其家長了解學生資助政策,反映資助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教育部全年開設統(tǒng)一監(jiān)督舉報電話:010-66092315、66093315。每年8月15日-9月15日,在新生入學期間專門開通了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熱線電話,每天從早上8點開通到晚上8點。同時,教育部還通過門戶網(wǎng)站設置的政策咨詢專欄答復相關咨詢,學生和家長也可通過信函方式反映資助政策執(zhí)行有關問題。在校生可以到學校學生管理部門咨詢及辦理手續(xù)。除教育部門外,個別金融機構也開設了咨詢電話,如國家開發(fā)銀行全年開通95593熱線電話,想了解國家開發(fā)銀行助學貸款業(yè)務的學生可撥打咨詢。
表現(xiàn)好、手腳勤,獲取資助更光榮
問7:在校期間,哪些人可以獲得哪些國家獎助政策?
答:包括高職學生、第二學位學生在內(nèi)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粕,以及納入招生計劃的全日制研究生,都可以申請獲得以下三類獎助項目:一是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可獲得國家助學金。這是助困類資助項目,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出資設立。全國平均20%的本?粕色@得;從2014年秋季學期開始,凡是納入全國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都能獲得。資助標準是每生每年本科生平均3000元,碩士生不低于6000元,博士生不低于1萬元。國家助學金由學校按月發(fā)放,用于解決在學期間的基本生活支出。二是特別優(yōu)秀的,可申請國家獎學金。這是獎優(yōu)類資助項目,由中央財政出資設立,每年獎勵4.5萬名特別優(yōu)秀的研究生和5萬名特別優(yōu)秀的二年級及以上本?粕。獎勵標準是每生每年本?粕8000元,碩士生2萬元,博士生3萬元。國家獎學金屬于一次性獎勵,與目前的學費標準相當甚至有節(jié)余,獲得者可以基本解決在校期間的學費支出。三是家庭經(jīng)濟困難且品學兼優(yōu)的,可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或?qū)W業(yè)獎學金。這是獎優(yōu)助困相結合的資助項目,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出資設立。國家勵志獎學金面向二年級及以上、品學兼優(yōu)、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本?圃谛I3%的本?粕可磕昕色@得5000元獎勵。研究生學業(yè)獎學金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設立,用于獎勵支持學業(yè)成績優(yōu)秀、科研成果突出的家庭經(jīng)濟困難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學業(yè), 每生每年碩士生不超過1.2萬元,博士生不超過1.8萬元。勵志獎學金和學業(yè)獎學金都可以用來解決在校期間的學習費用問題。也就是說,對于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來說,在獲得國家助學金以后,還可以通過勤奮學習,申請獲得國家獎學金或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業(yè)獎學金,可以基本解決在校期間的學費、住宿費、基本生活費或?qū)W習費用等支出。
問8:這些國家獎助政策需要怎樣的程序獲得?
答:每年秋季學期開學后,都由各高校統(tǒng)一組織國家獎助學金評審工作。一是本人申請。有意參評國家獎助學金的學生,都可以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請,填寫提交申請審批表并附相關證明材料。二是資格認定。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業(yè)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的學生,需要通過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資格認定。其中,本?粕鷩要剬W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在同一學年內(nèi)不能同時申請獲得。三是綜合排名。申請本專科國家獎學金的學生,原則上學習成績排名與綜合考評成績排名在評選范圍內(nèi)都要位于前10%,若其中一項或兩項排名超出前10%,但均在前30%以內(nèi),只有在其他方面表現(xiàn)非常突出的情況下,才可以申請國家獎學金。四是兩級公示。院系將通過組織答辯、民主評議等方式進行初評,形成推薦名單報學校審定。為保證評審結果公開、公正,國家獎助學金評審一般實行院系和學校兩級公示,公示期間學生如有異議,可向相關部門申訴。
問9:除獲得國家獎助學金之外,高校學生在校期間還可以通過哪些渠道獲得資助,以及如何獲得?
答:一是部分師范生,可以享受免費教育政策。如果是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和西南大學6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以及部分地方試點師范院校的師范生,在校學習期間,可以享受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并補助生活費的政策。二是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可通過申請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解決學費問題。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粕脱芯可,可以通過本校學生資助部門向經(jīng)辦銀行申請辦理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貸款額度本?粕咳嗣磕曜罡卟怀^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隨著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大力發(fā)展,大部分省份已停辦校園地助學貸款業(yè)務。如要辦理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可先與就讀高校聯(lián)系,咨詢是否能夠辦理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二是應征入伍的在校生可申請學費補償貸款代償,解決學費和還貸問題。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校在校生,對之前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可在應征報名時登錄大學生征兵報名系統(tǒng),在線申請一次性補償或代償,經(jīng)學校審核蓋章和縣級征兵部門蓋章后,由學校幫助辦理。退役后自愿復學、或入學的(高考錄取后保留入學資格直接入伍學生),入學報到后向?qū)W校提出學費減免申請。本專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三是退役士兵,可享受學費資助。對退役一年以上,考入全日制普通高校的自主就業(yè)退役士兵給予學費資助。本?粕咳嗣磕曜罡卟怀^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從2014年起,退役士兵學費資助將采取“先免后補”方式,即各高校要先免除符合資助條件的退役士兵學生應資助的學費,待審核后,中央財政按程序?qū)⑼艘凼勘鴮W費資助資金撥付給相應高校。四是學有余力的可申請勤工助學和“三助”崗位津貼,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學生在學校組織下,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合法報酬,用于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的社會實踐活動。本?粕瓌t上每周不超過8小時,每月不超過40小時,每小時酬金不低于8元人民幣。高校統(tǒng)籌利用教育撥款、科研經(jīng)費、學費收入、社會捐助等資金,設置研究生“三助”崗位,并提供“三助”津貼。高校通過建立健全導師責任制和導師項目資助制,為研究生提供助研崗位,調(diào)動研究生參與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助研津貼主要通過科研項目經(jīng)費中的勞務費及科研間接費列支。同時,研究生還可向?qū)W校研究生管理部門申請助教和助管崗位,助教津貼和助管津貼所需資金由高校承擔。六是除此之外,還可以申請校內(nèi)設置的各種資助項目。包括高校利用從事業(yè)收入中提取的資助資金以及社會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和個人捐助資金等設立的校內(nèi)獎學金、助學金、困難補助、伙食補貼、校內(nèi)無息借款、減免學費等。
學費有補償、貸款可代償,下基層和去當兵“不吃虧”
問10:學生畢業(yè)期間和畢業(yè)后,可以申請哪些獎助項目?
答:學生畢業(yè)期間和畢業(yè)后,可通過學校申請學費補償和貸款代償政策,主要是指兩類畢業(yè)生:一是基層就業(yè)的畢業(yè)生。國家對中央部門所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yè)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區(qū)和艱苦邊遠地區(qū)基層單位就業(yè)、服務期達到3年及以上的,實施相應的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學生畢業(yè)后每年補償學費或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的最高金額本?粕怀^8000元,研究生不超過12000元,分三年補償代償完畢。目前,部分省份參照中央部屬高校做法,面向地方高校應屆畢業(yè)生實施了赴基層單位就業(yè)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政策。二是應征入伍的畢業(yè)生。國家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校畢業(yè)生,在入伍時對其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實行一次性補償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實行代償。本?粕咳嗣磕曜罡卟怀^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